信用缴款手续卡溢取现费大
信用卡账单不小心还多了,信用要想取出来或者转至银行卡还得缴手续费,卡溢这让不少信用卡客户唏嘘不已。缴款北京商报记者对京城10家银行进行调查发现,取现信用卡溢缴款(信用卡客户还款时多缴的手续资金或存放在信用卡账户内的资金)取现目前仅有建行、北京银行、信用华夏银行、卡溢广发银行完全免费。缴款
近日,取现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手续将对信用卡溢缴款领回借记卡的信用手续费进行下调,由此前转入借记卡需要按交易金额的卡溢3%。,缴款最低收费为人民币5元收取手续费,取现调至溢缴款转本行借记卡(账户)免手续费;转他行借记卡(账户)按取款金额等级收费。手续而中信银行客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中信银行已按下调的手续费执行,较2014年1月1日提前了将近半个月。不过取现手续费并没有变化,仍按取回现金收取2%手续费,最低20元收取。
王先生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他在操作招行信用卡还款时,多输入了一个“0”,导致本来只需要还款1万元,最后向信用卡转入了10万元,王先生随即去招行柜台将多转入的9万元取现出来,不过发现还收取50元的手续费,王先生后悔不已。
不过大多数信用卡客户均对溢缴款取现收费表示不满。溢缴款的取出分为现金取出或者是转账至借记卡中,而且各家银行对这两个渠道的收费标准也不一样。从北京商报记者调查的京城10家银行的溢缴款收费情况看,仅建设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和广发银行免费,但建行不能将信用卡金额转至借记卡。而其余银行均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中行和工行这两家大行的同城同行取现免费,但是异地取现均按1%收取手续费。
交行对于大额溢缴款取现手续费甚至高达500元。据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交行普通信用卡溢缴款取现,本地取现免费,但是异地取现按取现金额的0.5%收取,最低10元,最高则需要500元,若取款金额在10万元以上,就得缴纳500元的手续费。
交通银行大堂经理表示,信用卡本身是无需存钱的,它最大的意义在于透支取现。当客户往信用卡里多存了钱,那么就自动生成信用额度了,如果再想取出来,银行也视同透支取现,同样要收取取现手续费,所以并不违规。他们建议客户在使用信用卡时要刷卡消费,而不应该取现。
针对信用卡取现免费的银行,也有不少信用卡用户将信用卡当做借记卡使用。建行客服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建行信用卡异地取款存款都不收取手续费,但是信用卡存款必须24小时后才能取出来。而且建行信用卡无法直接转账至借记卡,必须先从信用卡中取出来再存入借记卡。
标签:信用卡|溢缴款|手续费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责任编辑:知识)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我市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新技术,不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农业生产注入强劲的科技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7月17日,记者从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该局以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为契机,召开了嘉定区医疗美容药械化质量安全推进会暨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大论坛。嘉定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 ...[详细]
-
如今交通运输和物流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购物越来越便利,但每次愉快的网购过后,总伴随着阵阵钱包空虚感。虽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喊着喊着要吃土了要吃土了,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真的了解这个自己嚷嚷着要下肚的东西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石家庄讯李云峰记者李建)“整套卫生洁具安装没多久就出了问题,幸好有消费维权服务站帮忙调解,商家很快就给退款了。有了这样周到及时的服务,买东西当然可以更安心”。近日,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消费者 ...[详细]
-
交通运输部:小型客车元旦通行收费公路正常收费 编辑:汤晓雪 来源:人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为进一步推进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服务认证工作,宣传质量认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营造“懂认证、做认证、用认证”的良好氛围,提升产业基础能力,黑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30个基层市场监管所全部建立‘小个专’党建工作指导站并挂牌运行,‘小个专’党组织金融服务机制累计发放贷款300多万元……”7月27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 ...[详细]
-
标准样品英文名称,从1978年开始正式确定为Reference material简称RM),原文含义为“参照物”,实际上就是这种物质提供一个或多个量值作为其他测量值是否准确的& ...[详细]
-
青城山作为烟雨江湖中极具特色的地图之一,其隐藏要素"养蜂人商店"因出售稀有道具而备受玩家关注。该商店需通过特殊条件触发,本攻略将系统解析解锁机制与操作细节,助玩家高效获取资源。前置条件准备1. 主线进 ...[详细]
-
7月20日,吉林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举办了2023年吉林省“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 走进检验检测实验室”开放日活动,科普医疗器械检验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知识,增进消费者对医疗器械检验工作的认知和理解。卢玉鸽 ...[详细]